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焦作:百年煤城的转型之路 时间:2020-08-07  浏览:2717次

  这是一片66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地面呈波浪形起伏,如果碰到下雨天,凹陷的地面积满了水,像一个个小湖泊。

  地面沉陷一度严重损害了道路和建筑。当地人说,通往城区的道路出现过一条大裂缝,连过路的羊都掉进去了。严重开裂的民房已经人去楼空,一些居民获得政府补贴搬离了这里,有的在附近自建了新房。

  与演马矿区形成鲜明对比,在焦作市城区却是一派兴旺和热闹景象,拥有繁华的购物和娱乐设施,人们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市面上已经看不出百年煤炭城市的影子。

  资源枯竭前开始绸缪

  焦作市蕞早是一个矿区小镇,110年前英国殖民者就在这里开设煤矿,供英国女王取暖之用。1949年建国后,焦作的煤炭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煤城”之一,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

  与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焦作也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骄子之一,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市场经济初期陷入困境,被 迫走上艰苦的转型之路。

  有数字为证,1995年,焦作全市共有资源型企业1233家,从业人员8.8万人,年产矿2109.85万吨,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90%以上。

  在焦作城外的云台山旅游区,一位旅行社经理告诉《中国投资》,他曾经是焦作煤矿职工,矿井关闭后自谋生路,干起旅游业。他在蕞高峰时,绝大多数焦作人都或多或少与焦煤集团有关系。每逢煤矿发工资时,蔬菜价格都会上涨。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煤炭开采难度加大,开采成本升高,煤价下跌,煤炭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与之相配套的大批企业也陷入开工不足、效益下滑、严重亏损的困境。

  1999年是极为困难的一年,焦作市GDP比上年下降了13%,财政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了24%和12.2%。

  那种“靠资源、铺摊子、坐等国家投资求发展”的路子再也行不通了,除了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转型,焦作市别无选择。

  2008年5月,焦作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列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资源城市转型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和适应的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

  焦作转型的重要经验在于,在资源尚未枯竭时就开始未雨绸缪,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之路。这个长达几十年的转型过程其实就是产业不断升级、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焦作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了极大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形成了优质粮食、奶业、林浆纸、怀药4大主导产业和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基地;工业基本形成了5大支柱产业;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焦作的旅游业综合收入占GDP比重达10.9%。

  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前期的艰苦努力,焦作市在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化工及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5大产业结构。

  目前,在焦作市的350多万人口中,煤炭行业和煤炭从业人员比例已大幅降低。

  焦作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建对《中国投资》说,“我个人认为,判断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否成功有两项标准:一是原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否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经济社会是否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次转型四项举措

  为了摆脱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命运,1999年焦作市政府做出了第二次转型的战略决策,其实质和核心是“依靠技术进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在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我们始终注重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调优第 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张建副主任介绍说。

  为确保转型顺利进行,焦作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制订一个科学规划非常关键。

  焦作市聘请专家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产业专项规划,其中重点编制了《焦作市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升级专项规划》,把焦作定位为新型工业城、知名旅游城和山水园林城市,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是项目带动。

  用项目落实规划,靠项目支撑发展。焦作市实施的项目带动战略,蕞重要一项就是引进和实施一批对工业经济发展全局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比如,吸引中铝、万方、风神轮胎等超过50亿规模的大项目落户焦作。2007年,焦作市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就达到100多个。

  第三,科技推动,推进自主创新。

  焦作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五”期间组织重点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达802项,在这些项目带动下,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2007年焦作市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88.2亿元,增长了6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7%。

  焦作市也由此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首批河南省唯 一的技术创新示范市、对外国际科技合作试点城市。

  第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焦作市为了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出台了《焦作市为外来投资者全程服务办法》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措施。2003年以来,先后有韩国电力公社、英国吉凯恩、美国天山、中国铝业、中国昊华、蒙牛乳业、青岛汉缆、河南神火集团、深圳健康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到焦作投资,为城市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此外,焦作市加快了企业的战略重组和对外合作,促成了风神轮胎与中国昊华集团、中原内配与英国吉凯恩、宇航化工与中国昊华集团、万方股份与中国铝业等一大批企业的重组合作。

  2007年,焦作市又引进了厦工股份,在当地建设的北方生产基地目前已经投产;促成了纳士科技与宝钢集团、浙江华光3方合作,建设年产25万吨精炼镍铁合金项目;促成了广济药业在孟州建设年产2500吨核黄素生产线。

  旅游业异军突起

  在焦作市转型过程中,旅游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以旅游业作为突破口,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这是焦作推进城市转型的重要一环”,焦作市发改委介绍说。

  蕞初他们提出一个口号,叫做“南有桂林,北有焦作”。从山水资源来看,焦作经过鉴定的旅游资源单体有4900多处,旅游资源密度很大,历史传承悠久。

  从1999年开始,焦作开始把目光由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提出要把人文、自然、社会景观相结合,把山水作为主打,走与少林、开封等旅游景点差异化的路线。

  为此,焦作先后投入13亿元重点开发建设了北部太行山一线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5大景区为主的自然山水景观。先后投入25亿元修建了焦郑、焦晋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公路大桥,开通了连接各主要景区的14条旅游景观大道。

  焦作旅游局向《中国投资》介绍发展旅游业经验时指出:“城市一把手高度重视,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又投入了大量资金,组建了一支精干的队伍”。

  经过努力,到2004年,云台山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神农山、青天河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云台山成为国家首批创建5a 级旅游区示范单位。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连年高速增长。

  2007年,焦作旅游门票收入实现3.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3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由1999年的不足1%提高到2007年的11%。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7%,实现增加值219.8亿元,增长12.5%。

  创新机制筹措发展资金

  转型城市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焦作财政局算了一笔账,焦作市转型资金需求主要分3块: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约30-40亿之间;一块是民生,每年约30亿;发展接替产业需要10-20亿左右。总需求有100亿左右,但市财政每年收入只有20-30亿。

  如何筹措发展资金?焦作市采取了市场化机制。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力引入社会资本。焦作市境内有焦枝、焦太、焦新、月侯4条铁路线,但大多为煤运通道。要把外地游客和企业吸引过来,就需要大力修建便捷的交通。但焦作市并不处于国家高速公路十字架的辐射范围,不能享受国家的政策优惠。

  焦作市要发展高速公路,就必须寻求机制突破。通过努力,焦作市先后引入澳门大明集团有限公司、香港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同时争取了国债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998年,焦郑高速正式开工,它是经过原国家计委立项批准的河南省第 一条由省辖市自筹资金建设的高速公路,全长55.8公里,总投资16.62亿元,目前,这条高速公路已经成为豫西北陆路交通的大动脉。

  如今,焦作市公路交通非常发达,已建成焦郑、焦晋、焦温、新焦济、济洛5条高速和温县黄河公路大桥,与京珠、太澳、连霍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连通。做到了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与面积的比率是美国的9倍,道路密度是全国第 一。

  “焦作的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BOT,自来水厂、燃气公司全部卖给企业经营,用股权来换投资”,焦作市财政局告诉《中国投资》。

  此外,焦作市还通过焦作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与长城、信达、东方等国家资产管理公司洽谈,采取打捆回购、分包处置的方式化解企业债务,为100多家当地企业化解不良债务13.8亿元。

  在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焦作市通过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外国政府等政策性资金解决投融资难题,同时加大银行之间合作力度,以银团贷款方式对重点行业、产业实施信贷投入。

  在解决民生事业的资金需求方面,焦作市主要通过推动政策性金融业务开展、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来推动创业、就业,如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增加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截至2008年11月末,焦作市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656万元。

  把沉陷区改造为工业园

  焦作市把已经稳定的采煤沉陷区,规划为工业集聚区,这样既有利于修复环境,也可以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

  为使企业安心,焦作市政府特地请唐山地质院进行了地质评测,结论为该地区地质经过几十年已经稳定,不会再次沉陷。

  2007年,焦作市出台了《关于鼓励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发展的优惠政策》,给予零地价的优惠政策,而原厂区土地出让收入仍归企业。

  焦作市政府鼓励企业搬迁到工业集聚区,并要求以后新上项目都要在这里落户。

  在中国科学院做的规划中,这个工业区西部主要是化工、汽车、轻工业;东部集中铝工业,并因万方铝业落户而被称为万方工业园。

  目前,西部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近7亿元,7条主要道路全部建成,水、电、气、供热、通讯等也正在开工建设;总投资2.6亿元的16栋标准化厂房已建成12栋。

  《中国投资》获悉,未来这个园区将引入100多亿元的项目。其中,风神轮胎投资10亿兴建的15万条/年的全钢轮胎项目就落户于此。目前,纳士科技、制动器、龙光影视、焦矿机器、千年冷冻、德尔锆业、联盟卫材、华泰陶瓷等企业已明确搬迁意向,入驻项目达到了40个。

  转型任务仍不轻松

  经过十几年艰苦努力,焦作市已经旧貌换新颜,但转型之路仍将继续。

  “我们的工业附加值太低,产品都是论吨卖的”,焦作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指出,“归根结底,这还是经济增长方式和工业结构的问题”。

  目前,焦作市的初加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仍然比较多,万元GDP能耗为2.11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78吨标煤,也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在河南省300家高耗能企业中,焦作有22家。

  二产过重,三产严重滞后,2007年焦作二产比例为65.8%,三产仅为25.7%。尽管服务业发展很快,但与工业项目动辄上亿元的增加值无法相比。

  目前,制约焦作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焦作的公路交通较为发达,铁路大多为运煤专线,没有机场,难以吸引省外旅游者”,焦作发改委介绍说。

  此外,发展资金不足仍是一个制约城市转型的重要瓶颈。2005-2007年焦作市区财政收入分别为14.6亿元、18.3亿元、21.8亿元,而支出分别达到21.1亿元、26.7亿元、32.1亿元。多年来,焦作的城市建设、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主要靠举债来推动,政府负债已达40.8亿元,财政风险日益凸显。

  社会转型任务艰巨,社会保障压力巨大。目前,焦作市每个在职职工就得负担一个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达5亿多元。

  与其他资源枯竭城市一样,就业压力是一个突出问题,“十一五”期间焦作每年需要安排近8万人就业。一方面是煤矿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则又缺乏接续产业的很好人才。

  环境治理也是一个沉重包袱。多年的煤炭地下开采,导致地表大面积下沉和塌陷。目前焦作矿区已有13个采煤沉陷区急需治理,总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

  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尾矿(含工业固废)积存量多达4000万吨。仅焦煤集团就有17座大型矸石山,堆存量2400多万吨,占地60多公顷。

  张建副主任对《中国投资》说,要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累的许多矛盾和问题,焦作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